M2增长但还是缺钱?原来都流到这儿了
有朋友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:
(相关资料图)
为什么M2增速很高,但大家普遍还是感觉没钱?尤其是中小企业还是没钱?
前四个月新增的社会融资规模,总共达到将近16万亿元,创了历史同期新高(当然,创新高的是绝对数额,增速并没有新高)。
钱都去哪里了?
1
是的,从最近几个月的金融数据看,M2同比增速已经连续好几个月保持在12%以上了,社融的增速从2月~4月更是分别达到160%、15%、30%。
但从4月到今天,经济的活性却骤然变冷,各项指标略微显示出向下的压力。
比如代表经济收缩和扩张程度的PMI指数,4月和5月连续两个月萎缩,处于50%的分水岭以下,4月是49.2%,5月是48.8%;
再看代表实体企业经营效益的工业企业利润指标,1-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了20.6%。
为什么以M2和社融为代表的印钞数据这么好看,实体经济却没有表现出同等的热度呢?这是最近很多人的困惑。
我们带着这个疑问,来一探究竟。
一个基本结论是,众多资料和数据都在表明,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特定经济周期下、政策很难均匀地注入经济体这两种因素叠加而形成的。
2
大型企业和国企在扩表,而大部分民营企业却在收缩——至少减少了扩张的步伐,这是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一个特征。
要知道,企业融资的结构性失衡本来就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,在现在这种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,这个问题会更加凸显。
什么叫融资的结构性失衡?
就是那些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因为有官方信用背书,有一种隐性的兜底预期,银行就会很愿意放贷给它们,而它们也更愿意加杠杆去扩张规模。
而民营企业呢,风浪全靠自己,银行就相对不太愿意贷给它。
这是长期存在的一个结构性失衡现象。
说句题外话:这种情况也给银行惯出了一个坏毛病,那就是投研能力非常差,因为它可以闭眼投国企,用不着研究。尽管最近这些年在强调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,通过央行的工具来给予倾斜,但由于不同企业的不同信用背书的区别,一些工具也很难治本。
尤其是这种外在的失衡状态,又叠加了民营企业内在的收缩倾向,在对未来经济预期不好的情况下,中小微企业自己也自发在收缩、不愿意加杠杆。
这时候一个不愿意贷,一个不愿意借,新钱自然就难以流进民营企业了。
3
你看1-4月份的规上工业企业的利润,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0.6%,再看其中的结构,国有控股企业同比下降17.9%,而降幅最大的是私营企业,达到22.5%。
国企的降幅明显比较低。
这还是工业企业,基本上不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链条,比如建筑业。考虑到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政策都有在基建上发力,资金流入建筑业应该会更多。
债券数据也表明了这一点。
在债券融资中,一季度地方债新发债券募集的钱投向基础设施的比例比去年高了2.7个百分点。在企业债融资当中,建筑业、租赁商务、批发零售和水利设施合计占比超过8成。
而建筑业更多是国企。
建筑业PMI在2、3、4月连续三个月超过60%,比制造业48%左右的水平高出了一大截。
5月略有回落,但也有58.2%。
很明显,基建类指标高增,因为基建是政策导向用来托举经济的行业,所以我们可以说,M2增长的很大一部分是进入了基建产业链。
即便是制造业内部,也有分化。
刚刚公布的5月数据,总体的制造业PMI为48.8%,其中大型企业是50%,站上了荣枯线,而中小企业只有47%左右。
都表明了水流不均。
4
我们知道,经济周期是市场本身的运行规律,当经济周期下行的时候,市场主体是没有意愿去借款、去扩张的。
而货币数量的增长,又是各个市场主体借款借出来的(即便是外汇占款,比如美元也大部分是由借而派生出来的,另外部分是买黄金买出来的),货币的这种创造过程就决定了,谁借款资金就流向谁那里。
谁敢借、谁能借、谁愿意借?
那就是国企或者大型企业了。
所以这方面的原因也不能完全归结于没有雨露均沾,经济周期和市场规律也有很大影响。
货币的这种创造过程还决定了,一人的现金来自于另一人的负债。也就是说,国企加杠杆对于其他部门和其他企业是一种好事。
如果都不加,那毫无疑问会陷入剧烈的通缩当中。只是目前的水流还没有循环到整个经济体,所以给人感觉M2虽然数字很高,但很多企业和家庭仍然资金紧张。
其实,现在他们加的还不够,这才引发了目前要不要更大力度救经济的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