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话,让孩子更好地成长
对话,让孩子更好地成长
向老师诉说自己最烦恼的事情,然后选择一张对应的情绪卡,把坏情绪“扔”进垃圾桶;在“时光博物馆”里向来宾介绍老物件的前世今生,体会这些年生活的巨大变化;将“菜鸟驿站”搬进校园,为师生们提供快捷的物流服务……5月11日至12日,南京市银城小学举办“儿童对话教育高峰论坛:学科实践创新”活动,一至六年级学生的“学科生活日”沉浸式体验让现场嘉宾赞叹不已。
【资料图】
在南京市银城小学,“对话”是持之以恒的教育理念,也是师生始终如一的学习与成长方式。从2003年初步研究“对话”课堂,到如今将“对话”与学科深度融合,实践了20年的“对话”教育有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变革,为该校乃至区域的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把儿童当作“天生对话者”
两把椅子,一大一小,一高一矮——这是银城小学孩子们最熟悉不过的文化标识,也是学校“对话”理念最鲜明的表达。“‘对话’的核心价值是让孩子成长得更好。”该校校长张燕介绍说,“在我们看来,师生都是对话者,大家一起共创有意义的教学生活。”
什么是“对话”?在本次高峰论坛上,四年级学生王绛善的一篇日记引起现场嘉宾的沉思:“春游时,在老师带领下,我们安静地在景区游览,只有小狗和小猪大声喧哗,声音突兀,连老师的讲解都听不到了,我觉得这不是‘对话’;老师问了很多问题,同学们一起讨论,互相补充,老师表扬了我们,给我们讲解,我觉得这应该是‘对话’。”
“当我们把儿童当作‘天生对话者’时,教育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,机械传递、简单讲授、盲目训练必须被我们抛弃,倾听、交流、共享成为教育生活的主题。”张燕说。
这样的“对话”理念,在银城小学一以贯之地坚持、完善了20余年。2003年,刚刚成立两年的银城小学初步研究“对话”课堂,鼓励学生在课堂上“说起来”“动起来”;2009年,提出“对话,我们的教学哲学”主张,带领教师开启“对话教学”实践;2013年,“对话”教育专注儿童思维,主张“让课堂听见思维的声音”;2019年,从学科育人的角度,进行各学科“儿童对话”的建构……目前,该校已出版相关专著3本,获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。
“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方向,就是站在儿童立场上设计儿童课程、设计儿童活动。”活动现场,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郭华颇有感触,“其实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做,但银城小学做得很集中,有理念、有行动、有落实,这很可贵。”
以“儿童对话”建构学科体系
在本次论坛的语文专场,银城小学教师冯凯馨执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《跳水》。课堂上,冯凯馨与孩子们一起围绕课文内容提出问题,展开深入探讨。孩子们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,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。
《跳水》一课现场展现了“对话”在该校学科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。语文教师们着力构建“好好说话”课堂,低年级以“乐说说好”为基础,中年级聚焦“请说重点”,高年级则指向“现场表达”。“我们提炼出观察力、听辨力、思考力、表达力、合作力5个维度的对话素养等级指标。”该校语文特级教师王金涛告诉记者,比如在“听辨力”维度上,低年级孩子要做到“对对话感兴趣,能完整听取他人发言”;中年级要做到“对话兴趣浓厚,积极投入讨论”;高年级则要求“注意力集中,能概括要点,不偏离主题”。
“对话”在其他学科同样大有作为。数学学科侧重提问分析、思维导图;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会话环境;科学教师引导儿童享受“猜想、分析、推理、辩论、归纳”的对话过程;音乐教师鼓励儿童运用声音、动作、体态实现多元对话……如今,“对话”已与银城小学每一门学科、每一节课堂深度融合,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教师们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。“我们放弃了原本驾轻就熟的课堂‘掌控’能力,愿意低调地站在学生背后,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。”教师蔡雅婕说。
“对话”为儿童发展创造无限可能
5月12日,在国家督学成尚荣的主持下,银城小学学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童辨活动”。孩子们活泼灵动、毫不露怯,围绕主持人抛出的“学科生活日”“躺平”“劳动”等热点话题侃侃而谈,“小叮当”们热火朝天的对话感染着现场嘉宾。
“发生矛盾了,是告诉老师还是自己解决?”“天天穿校服,究竟好还是不好?”……课前3分钟的“银铃话吧”,孩子们会围绕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现场演说、评价,“一起说,一起听”。“银铃话吧”是该校“对话”教育理念从“大理论”走向“小实践”的缩影。教师们将话题与时事热点、儿童生活、教材内容及社会百科4个维度相衔接,创设出独特的对话微时空,孩子们在话题阐述与申辩中锻炼了表达能力,学会了明辨是非。
“银城小学共有5700多名孩子,我们希望为他们提供5700多份营养菜单。”张燕说,该校教师精心设计了属于银城儿童的成长节日和主题活动:新颖的书包节、梦幻的泡泡节、奇妙的魔方节,每个节日都是银城送给孩子的成长礼物;星播客、交换空间、巧手绘,每场活动都是银城孩子留下的成长印记。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目标:为儿童创造无限可能。
如何对孩子的“对话”表现进行评价?从最初的“10会10能”指标到如今的《银城小学儿童对话素养发展指南》,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始终是评价体系的核心。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,从银城走出的孩子不断践行着“对话”精神,他们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,走向青奥会舞台,玩转AI智能,遨游在编程与建模的世界里……“以前,我总习惯于听老师说,现在我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,质疑老师的判断,也会尝试从各种角度去看待问题了。”该校2022届毕业生应皓宇说。
本次论坛现场,“儿童对话教育联盟”也正式成立,江苏、浙江、上海、新疆、安徽、江西等地多所学校加入其中,共同探讨“对话”对于儿童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意义。“因为‘对话’的勇气与创新,银城站在了南京教育改革的舞台中央,它用最朴素的方法精准解读并重构了师生关系,学校呈现出与未来对话的办学新样态。”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柴耘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