雾宿山下的幸福生活
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,近年来,永靖县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,全县东西山区12个乡镇35个村的1200余户5000余名群众搬迁到雾宿山脚下的刘家峡镇城北新村,让大山深处的群众彻底摆脱了贫困,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捷。
永靖县围绕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的目标,大力抓服务管理、抓产业就业、抓自我发展,始终把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作为重大的民心工程常抓不懈,让易地搬迁群众有序融入新环境,逐步适应新生活,日子越过越好。
(资料图片)
搬进新房子 过上新生活
漫步在城北新村内,整齐划一的中国风式建筑映入眼帘。几位老人在巷道口聊着家常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乡村建设,既要塑形又要铸魂。“硬件”配套齐全后,还要在“软件”上下功夫。城北新村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、农家书屋等场所设施建设,为搬迁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。
韩登福老人原是村里的特困户,家中两口人。“洗衣服、理发、扫院子、送吃的、买东西都是村里的娃娃们帮忙,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。”说起搬迁后的日子,韩登对“搬出来”的幸福生活很是满足。
城北新村常住70岁以上老人526人,无人照顾老人62人。为解决老人们衣食住行方面的实际困难,村里的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办起了幸福食堂,为困难老年人提供就餐和生活照料等服务,着力打造全村覆盖、全科照料、财政兜底、标准化管理、信息化支撑的农村敬老服务模式,探索“让老人生活得健康、快乐、更有尊严”的特色养老服务体系。
家门口就业 民生兜底更有力
黄玲红在临夏州厦临华洋针织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厦临华洋针织)工作,是一名优秀的纺织女工。
“公司主要从事高端毛衫、针织品的生产加工和出口销售。我已经上班两年,村里和我一起上班的共42人,月工资都在4500元到5000元之间。”谈起当前的工作,黄玲红很是满意。
厦临华洋针织总投资1900万元,建设厂房3100平方米,现有电脑横编机100台、缝合机220台,可吸纳劳动力就业300人,月生产针织衫10万件以上,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。
“开办帮扶车间是助力城北新村的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、稳定就业的最有效举措。”村北新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崔海洋介绍,去年县里对接引进甘肃陇仁堂药业有限公司,生产加工黄芪系列健康药品和保健饮品,实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,带动了138户种植户增收。
“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,抓产业、促发展、建新村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!”对于搬迁后的生活,崔海洋充满了希望。
党建引领谋发展 聚合力促增收
为拓宽务工渠道,城北新村村党委组织成立了“党建+”劳务工作站,有专人负责对接用工企业,向群众推送劳务信息,介绍用工单位并进行组织输转。2022年,全村共有劳动力2476人、组织输转2090人,向1305人发放劳务奖补近70万元。
城北新村积极打造产业示范基地,由村党委领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,按照“保底分红+劳务收入+收益分红”的方式统一经营,让群众参与产业园管理,享受土地流转和经济收益的“双分红”。
截至目前,城北新村共培育蜜桃850亩、葡萄450亩,种植金银花500亩,修建钢架大棚154座。2022年,搬迁新村实现销售收入250万元,发放工资190万元,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分红51万元。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城北新村先后获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、全国民族团结创建先进集体、甘肃省最美庭院示范村、甘肃省乡村振兴示范村、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示范村等称号。雾宿山下,一幅生态宜居、产业兴旺、村民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。(甘荣凤 王可昌)
来源:永靖县委宣传部